第三百節 詔天下勤王

第三百節 詔天下勤王

「怎麼樣咱家沒有騙你吧。聖上說了,等楊將軍勝利歸來,就給你立一座軍功牌坊。你在海州的事情,聖上沒有忘呢。你這次去金華,咱家知道你一定不會有辱聖命,所以提前給你把牌坊立好了。」

王承恩有些狡黠的向楊潮眨眨眼說道。

確實楊潮在海州的事例值得大書特書,可是去金華確實根本沒什麼可寫的,但是牌坊上為了力求字數相仿,竟然硬是湊到了個海州戰績差不多的字數,而且寫的是跌宕起伏不輸給海州血戰,不知道是出自哪個才子之手,真是能吹!

「楊潮接旨!」

楊潮還沒反應過來,突然王承恩嚴肅的喊了一聲。

楊潮立刻跪在牌坊中間,俯首在地。

王承恩大聲念叨:「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乃能忠勇體國,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爾南京水營副將楊潮,忠心可表,孤軍北上,與虜戰於海州,斬首贏萬,張我大明國威,使虜不敢南顧,實有大功於國。又南下剿匪,剿滅叛賊,是有震懾南邦之奇功。茲特授爾為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加授龍虎將軍!錫之敕命於戲,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暫錫武弁,另加丕績,欽哉。

王承恩念完,楊潮領旨謝恩,其實沒聽清楚多少,因為許多都是空話,最實際的是那個左都督和龍虎將軍。

左都督意味着楊潮將武將流官當到頭了,五軍都督府分左右都督,這已經是頂級的武官了。

而龍虎將軍是一個散官職銜。沒有正式權力,只是一個榮譽象徵,但是也不是那麼好得的。

龍虎將軍是正二品的官銜。正二品武散官初授是驃騎將軍,升授為金吾將軍。加授就是龍虎將軍,算是正二品最高的將軍,在往上就得是榮祿大夫和光祿大夫了,如果以楊潮海州那種戰功,沒準還會授勛成為一個勛臣。

楊潮這座將軍牌坊,就是以龍虎將軍的名義建立的。

楊潮領旨謝恩后,王承恩很快扶起楊潮。

「可惜咱家不能喝楊將軍的慶功酒了。」

楊潮疑惑道:「怎麼,王公公要走?」

王承恩面帶憂色道:「那李逆作亂。僭越稱帝,已經打到了山西,怕是想要進逼北京。這時候咱家想待在萬歲身邊。」

楊潮心裏暗暗觸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陪在崇禎皇帝身邊的,不是他信任的王公貴族,也不是皇親國戚,更不是自詡忠君的文臣,而是這一個太監。

突然楊潮道:「王公公,末將願帶兵護送王公公北上。」

王承恩一愣。沒想到楊潮有這個提議,但是他還是挺感動的。

「楊將軍有心了,只是咱家同意。怕史大人不肯定答應啊。」

史可法笑道:「難得楊將軍美意,可以護送到淮安,在遠本官就無權調動了。」

楊潮繼續道:「末將觀看塘報,李賊作亂,怕是路上不安全,有本官護送,王公公也可大膽趕路,早日回到北京不是。」

楊潮的說法有些牽強,李自成還在山西呢。跟淮安有什麼關係。但是楊潮一直在找機會北上,一定要趕在李自成之前進入北京。保住北京就是保住大明朝最後一口氣。雖然只能到淮安,但是也許在淮安就接到了崇禎的勤王令。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北京了,比在南京等待要節省時間的多。

王承恩對儘快回北京很在意,哪怕路上沒有李賊,那還有流寇不是,有楊潮保護,他還真可能早日進京。

於是點了點頭:「那楊將軍就送咱家去淮安吧。」

計議已定,楊潮立刻回身來到父母身邊,父母臉上的淚痕還沒有干。

大明百姓對牌坊這種事實在是太看重了,皇帝給立個牌坊,真能把一個小老百姓感動的肝腦塗地,別說老百姓了,就是當官的也很吃這一套。

「爹,娘!孩兒要北上了,若是遇到李賊,怕是很長時間都回不來了。」

楊潮知道自己北上就是去找李自成麻煩的,但是卻不能直接告訴父母,直說可能會遇到。

沒想到父母的表現跟上次楊潮北上截然不同。

兩人竟然決然的點點頭:「我兒你放心去吧,皇上帶我楊家隆恩深厚,好男兒正是殺敵報國之時,切不可顧念家裏。」

楊家夫婦的話,讓周圍一眾文武大員都不由觸動,紛紛讚許起來,稱讚的是一品誥命夫人云雲。

楊潮這才發現,母親的官服確實變了,變成了一品誥命的。

原來隨着楊潮成為一品武將,母親的誥命也成了一品,聖旨早前就已經下達了。

現在楊母也是跟史可法的母親一樣品級的一品誥命夫人了。

楊潮又走到妹妹身前:「楊月,哥走後你在家要好好聽爹娘的話,不要惹娘生氣,知道嗎?」

楊月乖巧的點點頭。

接着跟一眾文武拜謝,這些人也恭喜楊潮,楊潮也道歉說沒辦法請大家喝酒了。

一番準備,先是去了王義和雜貨鋪,將王家養在南京的上百隻鴿子直接帶着。

方便隨時傳消息回南京,畢竟楊潮這次北上不可能帶大軍,而且大軍還沒有全部回來呢,一大半還滯留在鎮江呢。

到時候難免要傳消息回來調兵,所以有這些鴿子會節省很多時間。

下午就離開南京,從新江口坐船,有張大桅的大船護送到瓜州。

接着不停歇的北上,第二日凌晨就到了揚州,接着又趕到高郵。

第三日過船閘,第四日早晨就到了淮安。

這種速度讓王承恩驚呆了,他連說難怪楊潮這麼快就從金華回來了,原來手下一個個都是神行太保啊。

可惜的是在淮安也沒有受到崇禎的勤王令。

楊潮不能北上否則就是惹麻煩,這是最不能惹麻煩的時候,所以楊潮留在淮安借口休整。

但是卻硬派了三十個人,一個旗隊北上,說是要送王承恩一直到北京城。

這讓王承恩又是感激了一把。

王承恩不知道的是,這群人除了護送他之外,又帶了一百隻淮安養的鴿子北上。

楊潮給他們的命令是,到了北京城,就想辦法留在那裏,然後隨時關注北京城的動向,一旦有重大消息立刻放飛信鴿傳遞迴來,尤其是李自成如果攻打北京的消息,更是直接將所有信鴿都放飛也不為過。

而且還給他們下達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楊潮沒有及時趕到北京,要他們想辦法保護皇帝南下,如果不能保護皇帝,至少保護太子或者一個崇禎的皇子南下。

楊潮知道,正是因為崇禎一家都沒能夠逃出北京,結果江南群龍無首,推舉了一個福王還難以服眾,結果就是黨爭不斷。

如果有崇禎或者他一個兒子的話,那麼情況就會好很多的,毫無爭議的繼承權是江南儘快穩定的最好基礎。

當然這個任務讓一眾士兵都感到匪夷所思,他們實在是想不到楊潮如何篤定李自成會打北京,而且可能攻破北京城,但命令就是命令,他們必須得執行,而且還必須保密。

楊潮帶着剩下的兩百多人駐紮淮安城外,楊潮本人則在城裏密切活動。

因為在海州的功績,楊潮在淮安還是很受歡迎的,尤其是各路鹽商對楊潮尤為熱情。

這些鹽商中也有不少沾了楊潮的光,海州大捷后,他們很快就恢復了從海州運鹽的生意,甚至有的藉助楊潮跟海州官府和商人結交,生意比過去做的更大了。

因此楊潮待在淮安,連日來跟這些商人交往,天天宴飲,同時跟漕運總督府、淮安知府等走動頻繁,主動宴請這些文官。

倒不是楊潮貪杯,而是因為他得找一個理由賴在淮安,他這次來淮安用的是護送王承恩的名義,王承恩都已經走了,他還待在這裏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大明朝的城池對待客軍一般都懷有深深的戒心,而外地軍官帶着軍隊無故駐紮在別的城池,往往會遭到朝廷猜忌的。

這次在金華,朱大典家獲罪,不就是因為他兒子擅自招兵嗎,那還是因為保衛金華府,大明朝的文官別的本事沒有,對武將的防備可是出了名的。

好在楊潮名頭大,而且名聲還比較好,又是護送皇帝身邊的大紅人王承恩來到淮安的,所以淮安官府也得給幾分面子,就默認了楊潮暫時將士兵駐紮在城外,自己在城裏跟商人、官員應酬的事情,淮安的那些大官多數都以為楊潮這個武將只是貪杯和貪慕商賈們的賄賂,根本就沒太放在心上,加上楊潮還給了他們一份儀金,就更沒人找麻煩了。

楊潮不得不在這種事情上小心翼翼,雖說以他今時今日的勢力,就是皇帝都不好動他,但是楊潮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人給自己惹麻煩,因為自己要做成後面的大事,需要幫忙的地方太多了,官府的不合作顯然會非常麻煩。

所以才只帶了三百人,並且找各種方法留在淮安,如果帶三千人,恐怕無論楊潮如何活動文官,淮安官府也早就催促楊潮回去了。

一連待了三天,到了三月十八日,總算是有幾隻鴿子飛到了淮安,王家在淮安的掌柜匆匆就找到楊潮,將迷信交給了楊潮。

楊潮打開一看,不是勤王詔,而是王承恩擅自發出的求援信!(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節 詔天下勤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