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節 廢銅錢

第四百一十五節 廢銅錢

一系列組合拳,以最快的速度將銀票推向了市場,讓老百姓不得不持有銀票。

但是那些跟楊潮作對的錢莊傻眼了,他們打壓銀子的計劃完全落空了,白銀的價格回復到了原本的一千銅錢左右,而且價格還在繼續下跌。

而這些錢莊為了打壓白銀,當初可是玩命的拋售白金,收購銅錢的,現在他們手裏的銅錢一大堆,銀子卻幾乎清空了,這種時候楊潮突然宣佈以後銅錢不能交稅,不能買鹽,不能向官府買糧了。

他們總算是看清了形式,如果單單是淮揚鹽商,他們還能鬥上一斗,淮揚鹽商雖然有錢,但是他們這些豪族和勛貴聯合起來,自認絕不會輸給鹽商,但是如果天平上在加上官府的話,就要向鹽商那邊傾斜了。

一兩銀子已經可以兌換一千三百銅錢了,可是價格還在繼續上漲,終於等到一兩銀子可以換一千五百銅錢的時候,錢莊們坐不住了,他們也終於停止了收銅錢,同時從市場上換取白銀,誰都知道銀子比銅更有價值。

結果錢莊這一行動,直接就讓銅錢的信用破產了,從一千五直接跳到了兩千兌換一兩,接着跳到兩千五,可謂是跳水價。

最後發展到了三千銅錢兌換一兩銀子,可是錢莊卻發現,根本就沒人跟他們換,他們把持的市場崩潰了。

而楊潮繼續打擊銅錢,通過報紙大肆宣揚,官府有足夠的銀子支持銀票,讓老百姓放心使用銀票。官府不認可銅錢,今後會一步一步將銅錢清出市場,一年後所有人停止使用銅錢,否則法辦。

儘管只是一個威脅,怎麼法辦都沒有說。也沒有任何依據,可是老百姓就是這樣,他們容易輕信,也容易盲從,加上這段時間銅錢跳水一般的掉價,早就沒人敢要銅錢了。小買賣人做生意只收銀票和銀子,夥計要工錢也只敢要銀票和銀子,銅錢不廢自廢。

只有手裏握著一千八百多萬錢銅錢的錢莊倒霉了,老百姓來他們這裏要求用銅錢換銀子或者銀票,而他們手裏已經換不出銀子了。

誰手裏有銀子?鹽商的錢莊手裏有銀子啊。於是老百姓們紛紛去找鹽商兌換銀子,但是鹽商此時哪裏敢收啊,告訴百姓銅錢沒用了,讓他們能想辦法換銀子趕緊想辦法換,他們是不敢收的,他們以後啊只收銀子和銀票。

老百姓頓時有些傻眼,怎麼好好的,突然銅錢就不是錢了。這是什麼道理啊。

這就是金融系統的力量!

老百姓的錢不好使了,市面上立馬就要亂,偷竊、搶劫事件頻發。

但是那些錢莊的損失比老百姓還慘。都有錢莊東家自殺的。

這時候楊潮知道該收手了,幾乎同一時間,南京、蘇州、淮安、揚州等大城市的錢莊業東家都接到了官府的邀請。

尤其是南京的錢莊業,楊潮親自召集他們。

看着一個個垂頭喪氣的錢莊掌柜的和東家,楊潮知道自己贏了。

能不贏嗎,玩錢玩的就是一個信用。誰的信用硬,權力的信用最硬!

楊潮掌握著軍隊。還掌握著南直隸的政權,在南直隸這一帶。他的信用最硬。

南直隸大都督府這是一個權力極其集中的強權政府,後世的金融危機就連老美都得指望大天朝來救援,還不是大天朝政權夠硬,這些錢莊竟然妄圖挑戰一個強權政府,只能說他們太傻太天真了。

但是楊潮也沒必要趕盡殺絕,也不可能趕盡殺絕,因為這些人手裏的銅錢雖多,但是老百姓手裏的銅錢其實更多,損失最大的還是老百姓,所以讓銅錢直接作廢,確實能讓這些錢莊死一大批,可是老百姓破產者何止千萬家啊。

所以楊潮還不能讓這些錢莊倒下,最終還是要把銅錢收上來銷毀也好,做成其他東西也好,反正不能讓銅錢頃刻間作廢,讓百姓的財產瞬間蒸發。

因此放過這些興風作浪的始作俑者錢莊也是迫不得已,這就是為什麼後世的銀行業那麼可惡,金融危機就是他們搞出來的,但是各國政府還不得不救濟他們,救濟的其實是整個國家經濟,因為這些傢伙利用貨幣權力綁架了整個國家。

這些錢莊就是用銅錢綁架了整個南直隸。

但是也不能讓這些傢伙好過。

「本爵今後打算廢除銅錢了,各位掌柜的,東家。本爵知道各位都損失慘重,本爵也不想趕盡殺絕,所以你們手裏的錢呢,本爵還是要收上來的。按照市價呢,現在一兩銀子已經是五千銅錢了,相信你們一個個呢,已經血本無歸了,聽說還有借錢的。這樣吧,一兩銀子三千錢,三天之內把你們的銅錢交上來,本爵會派人一一查封你們的鋪子,一一核對!三天之後本爵就一個銅子都不收了,你們可想清楚了。」

這時候這些傢伙哪裏還有反對的勇氣,金融戰爭就是這樣,尤其是這種對賭,輸了就是全輸,贏了就是全贏,楊潮此時說什麼就是什麼。

其實楊潮還有更狠辣的招數,不過是顧惜老百姓嗎,那好,先派人查封這些人的鋪子,然後收老百姓手裏的銅錢,收完老百姓手裏的,讓后徹底讓銅錢作廢,這些傢伙才真是血本無歸呢。

可惜楊潮也不想真的把這些金融家們打死,說到底都是大明朝的金融人才,世界都到了大航海時代了,荷蘭人舞動金融利器,稱霸全世界,大明朝卻殺光自家的金融人才,豈不是自斷經脈。

三天時間,花費六百萬兩,將整個南直隸錢莊業一億八千萬銅錢全部收了上來。

這些錢莊為了打壓銀價,都是用高價收購銅錢,現在卻按照低價賤賣出去,一進一出配了個血本無歸,還好他們大都是用自有資金在經營,也都是家大業大,不至於破產,重整旗鼓以後還能翻身。

接着楊潮開始收老百姓手裏的,通過各種方式,張貼告示,報紙上宣傳,讓所有的鹽商當鋪、錢莊和鹽鋪宣傳,告訴他們只收十天,十天之後銅錢作廢。

吃過大虧的老百姓們,哪裏敢不聽話,統統將銅錢交了出來,而楊潮收購他們手裏的錢,價格也稍稍高了一些,用一兩收購兩千錢的價格收了上來。

當然此次銅錢大起落,肯定是讓老百姓損失不小的,但是卻用最短的時間,在整個南直隸鋪開了銀票。

代價也相當高昂,收購錢莊的銅錢不過一億八千萬銅錢,可是來百姓手裏的銅錢,竟然十倍於錢莊的銅錢,足足近二十億銅錢啊,全都收了上來,如果楊潮要作廢銅錢,這就等於是一堆廢銅,收購可用了兩千萬兩銀子。

楊潮從揚州和左良玉哪裏繳獲的銀子總共也就兩千萬兩,一下子全都砸進去了,手裏一時竟然沒有一丁點存銀了。

但這就是金融改革的代價,也幸好南直隸富庶,讓楊潮的軍費不至於虧欠,這兩千萬兩銀子始終作為銀行的資本保證,沒有挪用過,否則這次真的沒有底氣操作這麼一場金融戰。

好在有驚無險的將銅錢徹底廢了,慢慢的銀行的資金也就開始回籠,有人開始存錢了,第一批自然是鹽商,他們開始將手裏的銀子兌換成銀票,然後到海州取出來,開始建鹽場,而他們存入的錢比取出來的要多一些,因此銀行的銀庫中慢慢回籠真金白銀。

還有就是另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那就是老百姓手裏的銀子,也涓滴溪流一般的先是通過錢莊換成小額銀票,接着錢莊又將這些銀子交回到了楊潮的銀行,換取銀票。

說到底是老百姓手裏的銀子開始迴流了,只是暫時還不是因為老百姓信任銀票,而是因為他們要買鹽買米,因此手裏需要留一些日常開銷的票子。

但就是這點用來流通的銀票所代表的的銀子,也不可小覷,讓楊潮足足收回了三百多萬兩銀子,有這些錢作為資本金,繼續進行匯兌業務,資金慢慢也就回來了。

這個銀行也越來越有現代銀行的風範了。

於是楊潮決定給銀行起一個名字,就叫做江南銀行,以大明最富庶的江南為名,信譽絕對有保證。

楊潮沒想到的是,後來銀行發展的情況出乎他的意料,那就是通過這次跟鹽商錢莊的合作,聯合絞殺了豪族和勛貴的錢莊后,鹽商看準了一個商機。

因為楊潮給與了他們兩分匯兌貼息的優惠,因此他們以三分錢的貼息從老百姓手裏收兌銀票后,轉手通過楊潮這裏,能夠賺取一分的額外利息,而這種貼息兌換業務十分的頻繁,反而成了他們一項新的財源。

龐大的錢莊業,成了次於江南銀行一等的金融業態,跟頂層的江南銀行形成一種特殊的生態關係,就好像普通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關係一般。

至於那些跟楊潮作對的錢莊,則因為這次金融戰損失慘重,失去了鑄幣權后,又沒有跟鹽商錢莊一樣得到貼息優惠,經營越來越慘淡,始終沒有恢復元氣,幾年後紛紛關張,退出了這個行業。(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五節 廢銅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