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節 施琅

第四百零三節 施琅

戰報第一時間就傳回了南京。

楊潮看到戰報,沒有什麼意外,調集了十多萬人,就是為了全殲豪格的,單純的守城,三萬人足以,甚至都不需要調兵。

雖然野戰自己的軍隊比之清軍還有些差距,但是守城卻綽綽有餘了,就是野戰的能力,差距也在慢慢縮小,李五六的精兵已經可以跟清軍相等數量進行野戰了,自己的親兵,也好不輸給八旗精銳。

假以時日,自己的軍隊,完全可以跟八旗比肩,而數量則是八旗的數倍,那時候北伐中原可以一鼓而下。

看完戰況,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其實大兵團決戰,基本上很少有出彩的地方,這種規模的戰爭,比的不是誰更智計百出,比的其實是誰更少犯錯誤,如果雙方都不犯大錯誤,最後拼的其實還是戰鬥力。

不過也有一兩點亮色,比如李元胤的指揮,還有施琅的突襲。

李元胤這個人,楊潮還是有些印象的,他是李成棟的乾兒子,才二十歲。

在揚州的時候,這個李元胤最後是被楊潮整編的為數不多的高傑余部。

之所以整編了李元胤部,是因為李元胤符合被整編的要求,也就是沒有參與揚州屠城。

當然高傑余部被多鐸收編,狠殺了一批中層軍官,李元胤因為獨領一軍,逃過一劫。

他的軍隊被編入了張天祿帳下,然後屠城的時候,分給他們一片不算富庶的區域。

李元胤是沒有興趣屠城的,其實他這個人跟高傑部的流寇還是有些不太一樣的,首先他不是自願參加農民軍的,而是李成棟當年攻入了他的家鄉。因為他家是富戶,所以被屠戮,但是李成棟看到他長得好。就把他收下當了義子養起來。

十年過去了,李元胤長成了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但是依然跟普通流寇不同,他因為出身關係,是讀過書的,而且在軍中也經常讀書,經常幫李成棟出謀劃策,而且常常規勸李成棟不要劫掠等等。

當清軍分給他劫掠地盤后,李元胤是不願意參與屠城的,他也試圖壓制手下。可是那時候一個個都紅了眼,根本就不聽李元胤的,李元胤只能帶着幾個親兵,待在一家大戶人家,躲起來裝不知道。

天亮后大家都又被楊潮俘虜,過了幾日楊潮甄別的時候,李元胤成功的證明了自己沒有參與屠城,因為他住的那家大戶家,既沒有人被殺,也沒有東西被搶。那家人趕急之下,願意給李元胤作證。

於是李元胤就被編入了楊潮軍中,而且因為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又會騎馬,於是通過基礎訓練后,就被編入了騎兵部隊中,成了一名千總。

這次積功應該是可以升到副將了。

相比李元胤,楊潮對施琅印象則更為深刻,首先施琅這個人歷史上就很有爭議,有人說他是英雄,因為他帶兵平定了台灣,將台灣版圖收納進了滿清版圖之中。對後世中國人來說,算是有開疆拓土的功績。

也有人說施琅是大漢奸。因為他帶兵攻打的台灣,是鄭氏的地盤。上面用的永曆年號,打的是大明朝的旗號,說施琅是一手扼殺了大明最後的希望,是助紂為虐,幫清軍攻打祖國,是典型的大漢奸。

但是此時的施琅顯然還沒有走到那爭議的時候,而他後世的功績足以證明,施琅是一個將才,他跟鄭成功先後攻下了台灣,而台灣起先是在荷蘭人手裏,西班牙人想染指,多次被荷蘭人挫敗,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人,第一次將荷蘭納入中國人控制中。

然後施琅帶領清軍,又打敗了鄭成功的孫子,將台灣從鄭氏手裏搶了過來。同樣台灣在鄭氏手裏的時候,荷蘭人、清軍都多次想要攻佔這裏,都多次被鄭氏打敗。

兩件事表明,如果說鄭成功是鄭芝龍之後,東方世界最出色的海軍將領,那麼施琅就是鄭成功之後最出色的海軍將領。

這樣的人才,對楊潮還是頗有吸引力的。

但真正讓楊潮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施琅加入自己水軍的方式。

去年跟浙江、福建商定合攻江西,但是浙兵和鄭軍都先後被清軍打敗。

鄭氏打敗之後,退往福建,福建人心惶惶,自認為深諳兵法韜略的黃道周主動請命,帶着三千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再次出發,反攻清軍。

當時施琅就在黃道周軍中,這個黃道周名氣很大,不但因為文章做得好,文名很盛,而且因為他熟讀兵書,還為《廣百將傳》作過注斷,因此公認他是一個知兵的文官。

可惜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完全沒有實際經驗的黃道周其實根本不會打仗,當然他自己不這麼認為,他信心十足的出發。

黃道周打算大張旗鼓,打出他首輔大臣的旗幟,認定他的號召力一定能夠讓所過之處群起響應,施琅則建議黃道周保持隱蔽,趁清軍攻入廣東偷襲贛州,然後跟廣東明軍一起夾擊清軍。

但是黃道周根本就看不上名不見經傳的施琅,根本就不聽他的主意,依然旗幟鮮明的進軍,施琅大嘆,說他「十七歲做賊」,以他的經驗,認定黃道周必敗無疑,於是他在戰場上長嘆一聲,看了眼北方,大嘆「英雄無用武之地」,他要「一腔熱血賣與識貨的」。

施琅認定楊潮是哪個識貨的,於是輾轉來到了南京,帶着他那一批跟鄭芝龍在海上縱橫的亡命之徒,要求加入楊潮軍中。

施琅讓楊潮收他的時候,非常狂悖,楊潮問他為什麼棄福建朝廷來投他。

施琅告訴楊潮說「汝乃英雄,吾亦英雄,英雄惜英雄,是故來投」,不得不說這小子夠狂妄的,怪不得後來敢跟鄭成功叫板。結果被鄭成功收了兵權,最後兩人交惡,鄭成功殺了他施琅他爹。施琅為了報仇,投靠了滿清。

短短几句話。楊潮就認識到,施琅這個人是一個狂妄自大,但是同時真的有些真才實學的人物,一腔熱血極其想要證明自己,也就是一個希望實現自我價值勝過民族大義的傢伙,老實說這種人成不了英雄,最多能最一個幹將而已。

反覆琢磨,認定此人是一個人才。楊潮於是在站前才臨時將他收下,編入了江帆水軍,讓他參與圍殲豪格之戰。

沒想到施琅到地方后,查看了一番地形,立刻就建議讓他帶領自己那些兄弟,從上下游兩個方向出擊,將清軍的浮橋直接焚毀,將清軍直接阻擋在河對岸。

江帆同意了他的建議,施琅果然完成了任務。

楊潮看過戰報之後,就立刻將其印上了報紙。立刻發往南直隸各地。

南京城是最快看到這個捷報的,但是讓楊潮有些意興闌珊的是,南京人竟然異乎尋常的淡定。當然高興還是必然的,尤其是活捉了豪格的消息,還是讓人熱烈的爭論了大半天的,爭論豪格和多鐸到底誰厲害,但也僅僅是他們嘴邊的一個談資而已。

既沒有人-大放鞭炮,也沒有人-大擺筵席,似乎他們認為理應如此。好似他們覺得,明軍就該大勝仗,楊潮就該大勝仗。

話又說回來。這也未必不是好事,老百姓對楊潮的信心已經到了一種盲目信任的地步。對自己的子弟兵到了一種異乎尋常信賴的地步,這才是正常的。自信的民族應該有的心態,他們相信他們的國家能夠給與他們安全。

見到這種情況,豪格被押回南京的時候,楊潮都沒有心思拖着他巡遊了。

只是又在報紙上寫了簡短的一封通告后,就將豪格押到自己跟前,楊潮反倒比老百姓更想見一見這個八旗貴胄。

「你就是楊潮?」

豪格看到楊潮,一開始有些難以置信,太年輕了,年輕的怎麼都難以讓人相信是一個沙場宿將。

「你就是豪格?」

楊潮看到豪格,也有些不太相信這就是一個殺人盈野的劊子手,怎麼看怎麼像一個憨厚的老農。

「哈哈哈哈!」

豪格笑了起來。

「你笑什麼?」

楊潮問道。

豪格哼道:「說吧你打算如何羞辱於我。」

楊潮搖頭:「本督羞辱你作何?」

豪格冷笑:「你千方百計抓我回來,莫非還能放了我不成?」

楊潮搖頭:「放你當然是不可能的。你殺了那麼多人,放了你天地不容啊。」

豪格好笑道:「天地不容,天公地道?你還信這個?」

楊潮問道:「怎麼?你不信?」

豪格搖頭:「看來我是高看你了,像我們的這樣的人物,要成大事,真能顧惜小民?」

楊潮嘆道:「所以破城無數,殺人盈野就是你成大事的方法了。」

豪格哼道:「你少說風涼話,你殺的人,比本王少不了多少。」

楊潮道:「我殺的都是仇敵,你殺的則是百姓。」

豪格冷笑着抬頭看房頂,他實在沒想到楊潮是這樣一個天真的人。

楊潮也不由感嘆,這就是農業文明跟游牧民族的區別啊,道德觀念差異太大了,農業民族是一個生產民族,游牧民族則是一個劫掠民族,一個把劫掠、殺人當做最大的罪行,而一個則當成平常之事,甚至殺人越多的是越是英雄,越能搶來財物的,越受人尊敬。

「好了,別說廢話了,你打算什麼時候殺我?」

豪格覺得他跟楊潮完全沒有共同語言,覺得這個人根本不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根本就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物,他完全看錯了,他能打敗多鐸完全是運氣使然,而自己敗於這種人之手完全就是一種恥辱,還不如早死了,他有些後悔來見楊潮了。

楊潮笑道:「殺你?怎麼可能!殺了你,豈不是太便宜多爾袞了。」

豪格這才一動,多爾袞才是他心中的痛,換句話說也是他心中能成大事的人物。(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零三節 施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