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節 唯一的機會

第二百八十八節 唯一的機會

對許都的造反,楊潮也只是頗感詫異而已,但是看這個許都也是屢次科舉不利,大概也能猜到他造反的原因了。

這讓楊潮不由想到歷史上的一個人物,唐朝的黃巢。

黃巢家族世代鹽商,乃是豪富。

去長安參加科舉不順,落第后寫下了一首詩「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然後回去后收留亡命之徒,幾年後還真的共進了長安城。

許都跟黃巢一樣,也是家族豪富,坐擁數萬畝兩天,多次科舉不利后,仗義疏財結交江湖人物,也終於造反了。

怎麼看這都是一個想趁著天下大亂,做一番事業的梟雄人物。

許都跟黃巢差的,其實也就是一首霸氣十足的詩了。

造反的導火索是當地官府的欺壓,經常敲詐許家,就在許都給母親出殯當天,上萬人送殯,頭纏白布服喪,可是當地官員誣告許都造反,勒索許都一萬兩銀子,結果許都真的就造反了。

當然這樣的人物,就是官府不欺壓,恐怕遲早也是要造反的。

楊潮看過塘報之後,也沒怎麼在意,心想這樣的烏合之眾,也就僅此而已,靠幾個江湖好漢能造反成功才見鬼了,也沒有太在意,就安心回家過年了。

去年因為北上勤王,楊潮沒有在家中過年,因此楊家今年格外的熱鬧。

除夕夜,光是鞭炮了就花了足足百兩銀子,幾乎讓家裏的男僕放了整整一夜。

可惜楊家人丁不旺,一家人擺開宴席也吃不了多少,倒是家裏的僕役婆子們過的滋潤,好吃好喝不說。每人還得了一個大紅包。

除夕之後,到了正月,親朋好友之間開始了走動。天天都有人來拜年。

楊潮這次沒有像以往那樣逃避,而是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裏陪着父母待客。

母親穿起二品誥命的官服。鳳冠霞帔,端端正正的接受一個個到來的親友婦人拜見,然後抬一抬手充滿威嚴的來一聲「平身」,對於這樣的儀式,母親非常的享受。

楊潮雖然沒有躲出去,但是今年來的親友也客氣多了,包括舅舅都一副拘謹,沒有以前那樣的抱怨了。不是他滿意兒子的待遇,私下仍然是要跟妹妹抱怨的,說兩句外甥胳膊肘往外拐的話題,畢竟趙康的官職依然低於王璞等人。

但是至少沒有人在楊潮面前說了,楊潮如今的身份地位今非昔比,尤其是那海州一戰成名,誰都看得出來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因此不想惹惱了楊潮。

官場上的交流也少不了,赴宴的問題能推就推了,也就是史可法、這樣的大員才推脫不過去。錦衣衛鎮撫使這樣的實權人物,那也是要給面子的,還有就是關係密切的楊文驄也得親自交流一下。

至於其他的。上司給送禮,下級收禮就好,楊潮已經不用出面了。

不到十五,楊潮就回到了軍營,因為假期到了,楊潮制定的軍規,從來是主動遵守的。

軍營中一切正常,軍官士兵輪流休假,始終保持了軍隊完整的戰鬥力。劉孔昭也沒有藉機生事,當然他也不大可能像楊潮一樣。直接派兵到新江口水營鬧事,不提他有沒有這樣的強兵。關鍵是沒有這樣的膽子。

軍隊體制一直有條不紊的運轉着,並沒有太多需要楊潮解決的問題,這已經形成了一台機器,只要提供充足的資源,會自己一直運行下去的。

碼頭攻城繼續開工了,只在過年期間停了三天,因為對這些難民來說,過年也沒有多大意思,如果不開工拿不到錢,他們還可能挨餓,因此更希望儘早開工。

而白匠頭因為受到每個月十萬兩銀子的船隻租金,他恨不能不過年,因此大年初四就全體開工,工程繼續加班加點的幹了起來。

現在整個碼頭區,清淤和挖掘基礎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了,本來楊潮的計劃是常年雇傭一兩千民夫,用五到十年逐步修建完成,可是沒想到這些難民的出現,讓楊潮得到了將近十萬的勞動力,儘管並不都是青壯,可是依然讓建築幾乎大大縮短,儘管增加了近百倍的勞動力沒有縮短工期百倍,可是仍舊大大縮短,原本最多五年後才能完工的工程,今年二月多就能完成,這個月底就可以退掉大部分租船,節省出近十萬兩銀子的租金成本。

長江邊圩田圩堤的修建也一直在持續,有白匠頭幾個徒弟盯着,工程進度也不緊不慢,加上後來也給這裏調來了碼頭上大量用不完的勞力,這裏工程進度也大大加快,現在一堵長六七里,起於新江口,止於獅子山的圩堤已經蜿蜒成形了,只是還在進行小的修補而已,都不用等到春汛,這個月就能完工。

皇帝去年灑下的草籽讓今年荒田一片綠色,雖然牧草的長勢不及水草豐美的草原上那麼好,但是作為荒地,也沒在意能有多少產出,反正絕對夠楊潮養馬用了。

軍營修建去年就完成了,新兵營和千總大營中,也增添了澡堂、廁所和食堂等設施,跟左司大營一個標準。

在軍營中一待幾天,正月十五剛過,終於張大桅的船隊回來了。

問過情況後知道,他們一路上還算順利,雖然也有幾個沿江水營不太友好,甚至在狼山出現要強行帶走他們戰船的事情,這時候按照楊潮的要求,船上的士兵毫不猶豫的開炮,當時只是朝天放炮,可是依然震懾了這些不聽話的水營士兵,強行闖了過去。

回程就順利多了,在也沒人敢打這麼大一隻船隊的主意,要知道楊潮可是將軍中的一大半大炮都裝在這八艘大船上了。

過了正月,修建的士兵、軍官也都全部歸隊,軍營徹底恢復了完整。

但是這時候傳來一些不好的消息,張獻忠進入四川。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了。

關於張獻忠和李自成的是楊潮重點關注的。

通過塘報得知,從去年開始,農民軍的態勢就發生了一些改變。不在按照以前的流動作戰方式,而是試圖開始建立穩定的根據地。

先是李自成李自成去年年初在湖北襄陽稱王。自號「新順王」,招撫流民,給耕牛,務農桑,屯兵屯田,同時斬殺羅汝才、原時中,將勢力統一。

接着張獻忠在五月的時候,建立「大西」。定都武昌,委派管理治理地方。

兩大起義軍領袖各自做出這種建立政權,並不是有意為之,而是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天下人心開始轉變,相繼有不少科舉無望的讀書人投靠了起義軍首領,顯然這些人已經感覺到大明王朝要完了,急着投靠新主,試圖將來撈取一個開國功臣的大功。

正是因為有這些讀書人的幫助,他們才有可能建立政權。選拔官吏,從流動轉向固定發展階段。

只可惜李自成想要攘外必先安內,先是攻伐那些不太聽話的起義軍首領。兼并他們的部眾,自然不能容忍自己旁邊還有一個張獻忠割地稱王。

於是李自成向張獻忠施壓,要張獻忠投降他,張獻忠受不了李自成的壓迫,只能放棄自己在武昌附近的根據地,往南攻入湖南去了,岳州、長沙都擋不住張獻忠的二十萬大軍,整個湖南也陷入了農民軍肆虐的境地。

甚至農民軍還沒到廣東,廣東大門韶關一帶的官兵就逃散一空。

但是張獻忠始終沒有南下廣東。反而是在湖南大肆搜掠了一番,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然後又一次殺向了四川。

至於李自成則揮師北進,經過河南南部。然後向西攻擊潼關,在潼關一帶全殲大明最後一個有兵法韜略的領兵文臣孫傳庭,然後攻入陝西,一統陝西全境,年後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

看到李自成稱帝的消息,楊潮知道歷史一點都沒有變,接着李自成恐怕就要東進,然後一步步接受明軍投降,直到最後打入北京城,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

楊潮對此有些迷茫,就這麼看着大明王朝滅亡嗎,還是起兵北上勤王?

只是楊潮很清楚,即便自己現在北上,恐怕不但不會得到明朝文武的支持,反倒是要立刻阻擋自己了,因為他們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相信李自成會很快出陝西,然後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北京城下,即便楊潮告訴他們,他們也當楊潮是神經病,畢竟相信李自成的,也就是那些做不了官的文人罷了,真正當了官的,更相信大明朝廷。

而且就算趕在李自成之前到達北京城,楊潮也不相信自己的五千人馬,能跟李自成的百萬大軍野戰,除非皇帝肯放楊潮進城防守,那樣調集北京城上下的人力物力,就像楊潮在海州做的那樣,才有希望能夠阻擋住李自成。

可是皇帝會放楊潮進城嗎,當年他沒有放袁崇煥進城,現在就一定會放楊潮進城嗎。

外地士兵只能在城外駐紮,這可是祖制,當年于謙面對瓦剌大軍的時候就是如此,要知道那時候瓦剌大軍中可是擒獲着大明皇帝的,很有可能一聲令下城下的軍隊直接就投靠瓦剌了,那種情況下北京都沒有對外地軍隊敞開大門,更不用說李自成攻城了。

當然楊潮還想過其他的方法,比如勸說崇禎遷都,崇禎只要到了江南,將已經被戰爭摧毀的北方暫時讓給李自成去,以江南的財力物力還是能守住半壁江山的,積蓄力量,然後北進將李自成和滿清一舉掃蕩也不是沒有希望;或者楊潮提前進入北京城,在皇帝不願意遷都的情況下,將太子接出來,以太子坐鎮江南登基稱帝,大明朝也能保留江南大部;第三就是跟歷史上一樣,皇帝拒絕遷都,也拒絕太子去南京,最後一家全都抱着北京城一塊死了,那麼楊潮就得要面對大明滅亡,然後獨自運作保住江南的情況了。

楊潮左思右想,似乎自己只有一個機會,大明朝也只有一個機會,那就是等崇禎皇帝勤王令下達的時候,楊潮立刻北上,在李自成圍城前進入北京城不管是接皇帝出來,還是接太子出來,又或者集合北京這座第一大城的力量來防守,也只有這一個機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了。

但是楊潮感覺手裏的力量還是弱了點,五千兵馬怎麼看都不太能決定大勢。

得找個機會,再次擴軍了!(未完待續)回到明末當軍閥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八節 唯一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