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節 白頭軍

第二百八十七節 白頭軍

崇禎皇帝收到史可法的奏摺在前,收到劉孔昭的告狀在後。

所以在接到劉孔昭的告狀前,他已經弄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了。

崇禎皇帝的反應是頭大。

史可法倒是沒有偏袒楊潮,將事情的原委老老實實彙報,同時也點出了劉孔昭在江南確實有些荒唐,所有的水軍放在他手裏確實廢弛的厲害,當然本來就廢弛,劉伯爺只是沒有操練,倒也不能說更廢弛。

但史可法受到楊潮影響,真以為是劉孔昭將這些水軍玩廢了,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楊潮一千人毫髮無損的從採石帶走了二十艘戰船。

皇帝當然也后怕不已,要是換成張獻忠弄走這些船,一天之內就能打到南京城下了,他也不得不感慨劉孔昭確實是一個廢物,枉費自己這麼信任他,以為他是勛臣之後,祖上歷代都是帶兵的,應該有一些家學淵源,可沒想到這麼無能。

但真正讓崇禎頭痛的,還是楊潮,這膽子也太大了,因為跟一個伯爵不和,竟然就敢派人到江防重地去搶戰船,那些戰船是劉家的嗎?那是朝廷的戰船。

至於史可法所說的,將這些戰船乾脆調撥給楊潮,讓楊潮兼顧採石方向的防禦這點,崇禎認為史可法太糊塗,看問題的出發點太簡單。

楊潮實力已經那麼強了,上次六百殺一萬虜兵,這戰績放在大明朝,歷代也就只有戚繼光曾經做到過,有這樣的猛將自然好,可是也得能控制得住,別又是一個左良玉就壞了。

而且看到楊潮敢搶朝廷戰船的舉動,也跟左良玉差不多了。這才是崇禎最為頭痛的地方。

懲罰楊潮嘛?開玩笑,他現在手裏五千精兵,六百就能殺一萬虜兵。而虜兵的戰鬥力嗎,崇禎心裏還是有桿秤的。比明軍強了不是一點半點,一萬虜兵少說頂的上五萬明軍,楊潮現在五千精兵,那得多少明軍才能彈壓下來,十萬還是二十萬?

調動二十萬大軍去剿楊潮,傻子都知道不可能,起碼當前是不可能的。

想來想去崇禎也想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因此事情就一直壓着。壓了將近一個月時間,直到最近他有了一個主意。

「承恩啊,你去南京一趟吧。」

立刻就對王承恩說道,這才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王承恩一聽去南京,立刻就跪倒在地:「陛下,可是奴才做錯了什麼,惹得陛下不高興了?」

秉筆太監去南京,一般只意味着一件事,做了錯事被發配去守陵,或者是因為某些才能被調往南京做鎮守太監。

可是王承恩已經是秉筆太監了。他不可能向其他太監那樣升為鎮守太監,所以只能是犯了錯。

「你起來吧。不是你的問題。朕讓你去是交給你一件差事。」

王承恩這才起來,他也覺得自己沒犯什麼事。

「請陛下吩咐。」

崇禎點點頭道:「你也知道江南那件麻煩事。還得你去走一趟!」

王承恩立刻就明白了:「陛下說的是楊將軍那件事?」

崇禎點點頭,不由皺了皺眉。

王承恩嘆息道:「奴才也覺著,這楊將軍這次是孟浪了些,這武將啊,就是比不得文臣,腦子一熱什麼事都敢幹。」

崇禎也點了點頭,他也覺得是這麼回事,他不認識楊潮,不知道楊潮在南京還是小有文名的。

「所以讓你去瞧一下。」

崇禎說道。

王承恩道:「不知道陛下讓奴才如何瞧?」

崇禎道:「你去瞧瞧這個楊將軍是不是忠心的臣子。還有幫着他把海貿那件事給辦了,交給別人朕始終不放心。」

崇禎要做海貿這件事。也就是王承恩和史可法知道,畢竟是不要臉面的事情。崇禎也不敢讓太多的人知道。

王承恩道:「奴才明白了。」

崇禎有叮囑道:「記住不可惹這個楊潮,可不要激他做出左良玉那樣的事來。」

雖然楊潮搶了戰船,可畢竟不像左良玉那樣敢於大肆劫掠百姓,而且楊潮搶船也是事出有因,是因為劉孔昭惹了他,目前看來楊潮還不算太跋扈。

王承恩道:「奴才知道,絕不給陛下添麻煩。」

崇禎嘆了口氣:「現在也就是你做事,還能讓朕放心了。」

王承恩又道:「奴才去南京,要不要給楊將軍帶點賞賜,畢竟上次他打了那麼大的勝仗,卻只升了一級,這人頭賞一兩銀子都沒拿到,心裏許是有怨氣。」

崇禎點點頭:「還是你心思細。恐怕不無關係。這樣吧,賞他蟒袍、玉帶各一副,賞千金!」

說完又沉思了片刻,崇禎又補充道:「對了,告訴楊潮,如果他再打勝仗,朕敕命給他建造牌坊一座!」

王承恩一愣,打仗,怎麼還打仗?他可是要去南京跟楊潮共事了,莫非是讓他去做監軍,那可是危險的事兒啊。

「陛下要楊將軍打什麼仗?」

崇禎白了王承恩一眼:「打什麼仗,自然是去打那個什麼白頭軍了!」

……

已經是十二月末了,又快到年根了,張大桅帶去長江口的八艘船還沒有影子,看來他們真的是趕不及回來過年了。

楊潮已經開始給軍中士兵、軍官放假,但是並不是一起放,今時不同往日,以前可以預見不會發生任何意外,現在雖然也不太有可能發生意外,但是卻有潛在的風險,誰知道劉孔昭會不會發瘋,軍隊嗎,總是要做到有備無患。

而且楊潮也不想像以前那樣一下子趕羊一般全都放了,軍隊不是企業,一刻都不能停止運行,所以楊潮打算藉此機會推行休假制度:普通士兵三個月一休假,假期半個月。並且讓所有軍官間隔開,伍長休則隊正不休,旗總休則百總不休,百總休則把總不休,把總休則千總不休。士兵也必須間隔,必須保證軍隊主體時刻處於完整狀態。

現在是第一次實行,當然所有人都希望過年時候休假,但是根本不可能排開,幸好本地官兵只有五百之數,根本不足三分之一,倒是可以放假,但是本地軍官數量佔了幾乎全部,卻不能夠一起放回家去,只能輪換,過年那天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能夠回家過年。

剩下的海州一千士兵,根本不想回家過年,因為十五天顯然不可能讓他們有回家的時間。對此楊潮決定允許外地士兵攢假,將一年的假期咱在一起,那樣就有兩個月的時間,兩年攢在一起四個月,足夠他們回家一趟了。

至於人數最多的三千五百難民出身的士兵,他們更沒有休假的意願了,因為他們的家就按在碼頭旁邊的窩棚里,回家跟待在軍營中沒有什麼差別,軍營條件比窩棚還要要,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可以跟家人團聚在一起,但這樣又得自己花錢吃飯,所以大多數難民根本就不想提出休假的要求,而且他們的休假時間也沒有到。

楊潮自己在小年那天也回家休假了,他打算一直修夠十五天時間,然後再回軍營處理軍務。

反正沒有意外,也沒有仗給楊潮打,他也不想捲入農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那根本就是一個漩渦,無論如何都是鎮壓不下去的。

倒是江南腹地的情況,讓楊潮有些憂心,在浙江東陽爆發了氣勢浩大的白頭軍反叛。

為首者名叫許都。

說起來這是讓明王朝頗為尷尬的一件事,因為這個許都可不是什麼活不下去的百姓,許家是東陽豪族,書香門第,是當地第一望族。

許都祖父有三兄弟,許弘綱、許弘紀和許弘綸,光看這名字出身就不是一般人家,其實許家是宋代就已經遷居到了東陽的大家族,繁衍生息到明代,已經非常龐大,在當地是毫無爭議的大族。

而且許家世代讀書,三兄弟的名字,差一個湊夠綱紀倫常四字,就能看出許家的家族信條,可惜許都的曾祖不夠能生,就只有這三個兒子。

但是這三個兒子個個出息,老大許弘綱科舉進士出身,最後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老二許弘紀武舉出身官至朝鮮守備,老三許弘綸依然是科舉出身,做到了鹽運使,許家三兄弟全都做官,而且都是大官,一下子就將許家抬升到了頂級豪族的地位。

還因為如此,皇帝特別以德高望重名義,賜許家三子的父親、祖父兵部尚書銜,這樣加上許弘綱許家就是三世尚書,當地幫助建立三世尚書的牌坊表彰。

許家發達后,三兄弟的父親許清在當地紫薇山上購買大片土地,建設龐大的宅院,宅院坐北朝南分為三部分,依次為尚書第、將軍第和大夫第,正是三兄弟的府邸,其中尚書第五進大院落,將軍第和大夫第各自五進,總共十六進大宅院。

這樣的家宅,就是放在整個江南地區,也堪稱一流了。

許都出身這樣的家族,自然是衣食無憂,而且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

許都年輕時在嘉興就讀,加上望族子弟的身份,讓他結識了一大幫子文人才子,還加入了復社。

可就是這樣一個被明王朝恩寵有加富貴傳習的家族出身,沒有絲毫造反理由的人物,他造反了!(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節 白頭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