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尾聲

第178章:尾聲

寶應元年六月初八晚時任司空、中書令的權臣李輔國被刺死於宮外私邸身異處次日晨人頭被奉於泰陵外叢草堆中為守陵衛士現。

寶應二年正月史朝義敗走范陽和廣陽朝降唐的守將所拒只得北入奚、契丹行至溫泉柵唐軍追至走投無路之下自縊於林中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遂至此終結。

大曆十年六月獨孤貴妃薨。

十四年三月汾陽郡王郭子儀幼子尚昇平公主。

十四年五月代宗李豫病篤。二十一日於大明宮宣政殿宣遺詔令太子適監國。

是夕李豫移駕宜春宮。

宜春宮雖位處太子東宮然已被封閉十七年軟榻抬入時惟見蛛網結塵鸞鏡蒙灰不時有灰末由殿頂、樑柱沙沙掉落宮女內侍只是屏息不敢出任何聲響。抬至內室內飛龍正使嚴明無聲無息揮手一干人等皆斂息退下。

李豫躺在明黃耀目的軟榻上緩緩的喘著氣低聲如自語:「沒料到朕竟然讓她等了一十七年。」

嚴明雙鬢早已染就白霜他環目四顧眼眶微熱說道:「娘娘一直在微臣心中。也在許多人心中。」

李豫似有所感嘆息道:「可惜了素瓷朕對不住她。」

「貴妃始終以為沈後娘娘不肯原諒她一切是她的錯。為着當初娘娘一句『魂歸太虛之時相見』的戲言竟會傻到認為自己之死會令娘娘回宮見自己遺骸一面可以讓娘娘與陛下重新『相見』居然在正值盛年之時飲葯自戧!」嚴明感慨「她的這片心也不枉陛下冊她如此尊貴的位份——」

李豫倦怠的闔上眼過了一會兒又低咳數聲仍是不說話。

「啟稟聖上史官在宮外候旨。」內侍以極低極細弱的聲音稟報。

李豫半眯起眼嚴明遂恭身退下。

史官年紀極輕以史為姓其父去年病故世襲而就。

李豫問道:「本朝之史卿家修撰得如何?」

史官揖禮不卑不亢「微臣由寶應元年始述至今晨聖上宣詔令太子監國無一遺漏。然高祖太宗早有遺制聖上不可干預史官撰史。」

李豫低聲咳嗽待喘息甫定淡然道:「朕只想聽聽卿家是如何寫太子適生母沈氏的。」抬目直視史官「你可有帶來?」這樣的病勢危殆中眸光仍是凌厲迫人。史官深吸一口氣不敢對視恭身答道:「微臣沒有帶來。然微臣既日記萬事自有執筆不忘的本領所記每字每句皆在微臣腦中。」

「那便吟誦與朕聽。」李豫斷然道。

史官遲緩一下緩聲吟道:「太子適生母沈氏吳興人世為冠族父易直秘書監。天寶十二年上為廣平郡王時納為正妃天寶十四年生太子適。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妃從幸不及流落民間其後被拘於東都掖庭上犯險迎回鳳翔。及上冊拜為太子為太子妃。寶應元年生昇平公主月余以病薨逝上感念痛哀。」

李豫以手指輕彈榻上明黃錦鍛慢慢說道:「卿家實是能人天下皆知沈氏忽失蹤跡朕十七年遍訪三山五嶽雖尋覓不得但仙庾嶺、三皇山諸處均曾有傳她的蹤跡卿家竟敢說她已然薨逝?」

史官一笑微微恭身「為史官者必得有千眼千手知天下人所不知秉史直筆。」

李豫不置可否復闔上雙目沉默良久。

史官佇立原處以為皇帝昏睡過去。正待呼喚太醫入內忽聽李豫朗聲道:「卿家所述有誤該當這樣記下:太子適生母沈氏吳興人世為冠族父易直秘書監。天寶十二年上為廣平郡王時納為正妃天寶十四年生太子適。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妃從幸不及流落民間其後被拘於東都掖庭。及上破賊收東都見之留於宮中方經略北征未暇迎歸長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復收東都失其所在莫測存亡。上遣使求訪十七年寂無所聞。」他抑揚頓挫一口氣說完又是連聲咳嗽不已濃血沾染到明黃錦緞上。

因着燭光幽暗史官也看不甚清執拗回言:「恕微臣不能領旨。」

「廖廖數筆篡改於本朝之史毫無影響。」李豫聲音嚴厲起來。

「一來篡史違背祖制家訓微臣不敢為;二來此筆篡史於聖上聖德有虧若流傳後世必有紛紛議論以為聖上危難之時棄糟糠薄義寡情為皇帝后再覓妻惺惺作態。」史官說話鏗鏘有聲。

李豫失笑「這是朕心之所甘後世紛擾述評便由朕全力承擔。卿家也算不得篡史自安史二賊之叛我大唐史料散佚者多不勝數卿家只當沈氏之事散佚失傳多屬傳聞無法驗明屬實便可。」復深深嘆息看着幽明燈火下面前年輕的面龐說道:「卿家既知朕要如此修改史記當可體朕之心意。何以不能成全朕呢?」

史官感懷於心身軀微微顫抖忽的猛咬下唇一揖至地:「微臣領旨。」轉身疾步走出。

李豫面上徐徐綻開笑意。

她已然遠離塵囂紛擾。

然而既然她希望天下人都還認為她活着。

希望他還以為她活着。

那他便讓她永遠活着吧。

活在他的心間。

活在這山水之間。

讓他俯瞰這萬里河山江南明媚中原厚朴南蠻蒼莽塞北黃沙白草處處都有她的氣息精魂。

(全文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后妃傳珍珠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唐后妃傳珍珠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8章:尾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