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飛渡

關山飛渡

凡兵,有以道勝,有以威勝,有以力勝。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審法制,明賞罰,便器用,使民有必戰之心,此威勝也。破軍殺將,乘發機,潰眾奪地,成功乃返,此力勝也。王侯如此,[所]以三勝者畢矣。

——尉繚《尉繚子》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為什麼許多偉大的軍事工程都出現在秦始皇的時代?而且,集中在秦統一中國前後短短的十幾年當中?或許,只有追隨秦始皇那支無敵軍隊的足跡,才能找到答案。

在消滅六國之後,秦軍並沒有停下它的腳步,而是把利劍指向了未臣服的百越。那時候廣袤的南方還遠遠未開發,沒有直通南方的道路,到處都是河流與山嶺,並且氣候異常濕潤,瘴癘橫行,越人散處其間不受任何約束。道路的險阻,氣候的惡劣,疾病的流行,都沒有改變帝國一統的雄心壯志。為克服地理條件的限制,秦王嬴政用意志征服了自然,創造了歷史的奇迹,修築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軍事工程,使秦軍終能功成名就。

——帝國一統的雄心

公元前219年,在遙遠的南方,今天廣西的桂林一帶,一支秦國軍隊正在這裏駐紮。

在指揮部的營帳里,秦軍統帥屠睢給遠在咸陽的秦始皇寫信:皇帝陛下,戰事進展順利,嶺南之地不日即可歸附,天下即將一統。

兩年前,中原六國相繼滅亡,黃河和長江一帶已經併入秦國的版圖。但是,南方珠江流域的大片土地仍然飄搖在外。秦始皇一聲令下,50萬秦軍起程南下,大軍沒有遇到抵抗就迅速推進到桂林。

然而,戰爭的進展開始超出屠睢的意料。頑強的土著人神出鬼沒,他們白天躲藏,晚上出來偷襲秦軍。加上叢林中瘴氣瀰漫,毒蟲遍地,遠征的秦軍將士疲憊不堪,經常在昏睡中被突然出現的對手殺死。戰爭久拖不決。

最為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軍中糧食即將枯竭,飢餓不僅在蠶食秦軍的戰鬥意志,也在摧毀帝國征服南方的野心。

從北方的糧倉到南方前線,秦軍的後勤保障主要依靠陸路運輸,然而,叢林茂密、山高水遠,未開發的南方令秦軍的後勤保障變成一場噩夢。

在越人的一次偷襲中,最高統帥屠睢也被殺死,整個秦軍陷入恐慌當中。

《史記》記載,秦始皇焦慮萬分,親自趕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帶。秦始皇明白:要結束南方戰爭,就必須解決軍糧運輸問題。

在今天廣西的興安縣,有一條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來,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在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條叫做靈渠的人工運河,是北方船隊由長江進入嶺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場曠日持久的叢林戰之前,長江和珠江之間沒有河流相通,50萬秦軍的糧草只能依靠陸路運輸,軍糧根本就無法保障。當秦始皇心急如焚時,一個叫史祿的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在湘江和灕江之間修一條運河,打通南北兩大水系。船隊從巴蜀一帶的糧倉出發,進入長江的支流湘江,再通過這條運河到達珠江的支流灕江,後勤物資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戰爭前線。

這是一個驚人的創意。當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條運河的修築將意味着,從帝國的都城咸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但是,秦人面臨着巨大的工程難題。

湘江和灕江之間直線距離僅4.8公里,但兩江高低相差幾百米,運河開通,渠水將狂奔而下,根本無法行船。

那麼,靈渠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它盤旋反覆,用延長渠道的長度,在同樣一個高差的情況下,使它的坡降減緩,流速降低,以適合航行的需要。

今天,已經沒有人知道靈渠最初的設想如何產生,也沒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工程。然而,它確實是一個奇迹。2000多年前,這條33公里長的運河開通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內河運輸網。

靈渠建成后,糧食運輸暢通無阻。第二年,秦軍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國的疆域一直拓展到了南海之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軍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帝國軍團
上一章下一章

關山飛渡

%